当前位置: 足球压球软件app >  政务动态 >  平凉政务

绘就美丽八里新图景 激发乡村振兴“镇”能量 ——静宁县八里镇多点发力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刘峰 文涛 杜晓科 发布日期:2024-01-05
分享到:

特色产业生机勃发、村居环境优美宜居、乡风乡情淳厚朴实、广大农民安居乐业……行走在冬日的八里镇,举目四望,农业强的态势不断展现;农村美的面貌不断呈现;农民富的愿望不断实现,一幅幅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的美丽八里新画卷正在静宁大地徐徐铺展。

八里镇位于静宁县城西北部,距县城4公里,国道312线、平定高速、静庄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近年来,八里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福祉、生态宜居、基层治理水平提升等工作,着力突出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彰显镇域特色,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加速乡村振兴见实效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丰硕成果。

国道312沿线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带

八里镇小山村村民在金银花基地采摘

坚持党建引领 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关键。八里镇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第一引擎,高站位谋划、系统化布局,党委会定期研究部署,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定标定向,明确任务书、路线图。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特别是2023年以来,八里镇把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工作重点,通过村党组织跨村联建、领办合作社、培育产业造血、闲置资源盘活、结对帮扶创收和兴建物业租赁等措施,推动党支部谋产业、兴产业,以红色引擎领航乡村振兴,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截至目前,八里镇10个村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并逐步提高经营性收入占比,走出了一条“支部有作为、集体有收入、群众得实惠”的强村富民路。

靳坪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

完善基础设施 塑造乡村振兴之“形”

时下,走进八里镇,路面干净整洁,民房错落有致,临街店铺招牌整齐划一,街区风貌焕然一新。“2023年镇里的变化特别大,道路更宽更平坦了,污水沟也变干净了,临街房屋外立面统一规划装修后整条街也更美观了,晚上灯火通明,告别了以前的脏乱差……”说起2023年八里镇环境的变化,在八里镇生活了60多年的王德成滔滔不绝地说道。

2023年以来,八里镇坚持规划先行、空间引领,聚焦环境卫生整治、街区秩序管控、基础设施提标和特色风貌提升等四项任务,开展国道312线街区改造提升工程,加强沿街商业店铺招牌及居民安全墙体规范管理,完善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公共停车位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漂漂亮亮、长长久久”的美丽八里,镇域面貌焕然一新。

八里镇紧抓项目建设不放松,全力争取中央财政衔接资金实施八里镇郭罗桥梁以工代赈项目,投资530万元,建设全长106米的桥梁一座。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为切入点,新建靳坪村文化广场,翻修关道岔党群服务中心,实施关道岔村进村道路拓宽改造,修建护坡围墙、整修路肩水渠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改变,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通过一系列民生项目的实施,八里镇不断补齐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的短板弱项,为全镇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照世坡人居环境整治

培育特色产业 繁荣乡村振兴之“根”

“自从村里种植了金银花,平时剪枝、除草等细碎农活不断,到了采摘期,采摘一斤工钱7元,一天能挣八九十块钱,在家门口挣到了钱,还能照看老人和小孩,我很知足。”小山村村民李琴子在金银花采摘季一边忙着采摘金银花一边高兴地说。

小山村于2020年引进了金银花中药材种植项目,采取“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流转村民土地、复耕撂荒地等方式探索金银花种植。经过连续三年的发展,小山村金银花产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今年是我们合作社种金银花的第三年,采摘期从5月中旬持续到9月底,可采摘3茬,今年村里还建设了烘干车间、购置了烘干设备。我们当天采摘,当天烘干,既保留了金银花的药性,又保持住它的颜色和品质,提高了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小山春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永峰说。

近年来,八里镇按照“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思路,在全镇“党建+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的引领下,积极找准足球压球软件app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融合发展、互促共赢。2023年,小山村因地制宜、积极考察,依托已建的小山村金银花基地,改造投资新建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80亩、沿线大苗基地50亩、品种选育园10亩、育苗棚2座(占地1000平方米)和烘干加工车间1处,村集体年收益达20万元以上,为实现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村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

八里镇万亩旱作农业示范点

创建和美乡村 巩固乡村振兴之“实”

基础设施完善了,特色产业强了,为让家园日渐变美,“增‘颜值’添‘气质’。”八里镇以和美乡村创建为抓手,持续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体系发展等多个方面,让环境美起来,产业旺起来、村民富起来,以环境之美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让美丽乡村更宜居、群众生活更舒心。

如今,走进照世坡村和大路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宽敞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房屋,栩栩如生的墙绘……

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八里镇全面植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打响民俗牌、生态牌、田园牌、乡愁牌,统筹村庄建设和村庄运营,将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高标准建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照世坡、大路村和美乡村,累计投入乡村建设资金400万元,安装绿化带围栏1200米,布设文化长廊200米,整修路肩4600平方米,硬化村组道路3.6公里,硬化巷道2600平方米,墙体涂层1400平方米,喷画墙体彩绘1000平方米,修建护坡及安全护墙4350米,打造小景观点4处,铺设人行道和小广场马路砖2400平方米,主街道硬化完成100%,小巷、次街道硬化完成85%,开展“六清六乱”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0%,畜禽粪污治理率达到9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100%。

八里镇高城寨村村民说事 

厚植治理效能 铸牢乡村振兴之“魂”

“村民说事”“大管家”平台、“积分制”管理、“红黑榜”管理、“可视化”监管,这是静宁县八里镇近年来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创新开发“村民大管家”取得的成效,为构建平安乡镇提供了一套可资借鉴的模范样本。

八里镇地处城郊接合部,流动人口多、人员结构复杂,成为城郊治理的痛点难点。围绕“无讼乡村”创建,建立以“说、议、办、督、评”为主的“村民说事”制度,引导群众“有困难找干部,要上访找支书”,通过党组织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同时,还开发了一款以互联网为支撑,集信息化、可视化、实时化为一体的微信应用小程序——“八里镇村民大管家”。这款可实现村民村务自治的智慧化管理平台,以“村民为主、人人参与、村事村管、共建共享”为原则,集八里党建、红黑榜、法律法规、便民服务、积分八里、村民说事、网格八里七大功能为一体,按照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综合治理和特殊贡献等项目,制定积分攻略7大类62项,实行“线上积分、线下兑换”机制和“十星等级”管理机制。

高城寨村自启用“大管家”以来,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急事不过夜、矛盾不上交”。现在的高城寨村呈现出人人参与村级事务、人人监督村级事务、人人点赞村级事务的和谐局面。这一切归功于“大管家”的智慧服务,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说事办事点对点、好事坏事人人评、村级事务全参与和治安管理全在线。

2021年,八里镇《手机买球app软件》荣获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优秀案例,也是八里镇聚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新希望播种在沃野田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乡村,如今,八里镇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正逢其时、恰逢其势,昂扬激越的振兴乐章在广袤的静宁大地上越奏越响。()

" class="hidden">鼎普科技